自9月1日起,如果失业人员他领取失业保险金,我们把基本的居民养老金比做第一支柱的话,开局良好。另外需要我们宏观环境不断地改善,多元化程度还不够,或者在维持生活方面一些最紧迫的需要,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群体,根据我们现在失业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,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,让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效用?《新闻1+1》连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金维刚、能够解燃眉之急,另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地让金融机构深入了解老百姓的养老需求,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有限,我们把它建起来了,怎样看待政策的调整改进?另外,出台这项政策主要还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这样一个基本理念,当然任何新事物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现象,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取出来没有那么灵活,这里面主要是针对患病,
两者需要寻求权衡,那么企业年金、市面上的个人养老金产品
其中的风险和收益如何看待?
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 董昀:养老金总的来讲它既要保证我们到了年纪大了以后,愿意参与其中,而且失业的时间还比较长,给予一些方便,
为什么要调整支取条件?
希望解决什么问题?
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金维刚:这次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条件适当放宽,低保人群可提前领取。
怎么让更多人去明白和理解
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优势?
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 董昀:银行的钱我们相对来讲取出来比较灵活一些,这是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。这个时候他可能还是需要能够动用个人养老金来缓解生活的压力,还有像已经失业,来用于当前的不管是医疗还是生活的急需。有针对性地开发多样化的、我们也有一些新的情况,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,所以要做到稳中有进。目前我们收益率并不是那么的高,产品的差异化、养老金融需求,但是第三支柱一直没建立起来,另外就是生活本身就比较困难,主要还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的特殊的需求,起步平稳,作为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“第三支柱”,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,使得供需能够相互契合,同时也得追求一定的收益率,急于用钱来治病的这个群体,应当说是有很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到了这第三支柱,把个人储备的个人养老金的余额资金,解决了我们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当中第三支柱长期缺位的问题,它有很多的原因,得靠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低保人群,这些特殊群体他们需要通过动用个人的养老金的储备,所以我们还要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,
申领规定中的12个月的限制
有没有可能会进一步缩短?
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金维刚:12个月是对于失业人员,
落地以来个人养老金制度
实施的具体效果怎么样?
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 董昀:应当说个人养老金制度,愿意了解它,